1993年成立的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TI)是目前國際上唯一專門致力於抑制貪汙貪腐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INGO),在全球反貪腐運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國際秘書處設於德國柏林,下轄非洲暨中東部、美洲部、亞太部、及歐洲暨中亞部,TI成立迄今已邁入第21年。

國際透明組織發起人彼得.艾根(Peter Eigen)試圖結合公民社會、民間企業與政府機關組成的強大聯盟,從行賄、收賄兩大方向打擊貪腐,藉由國際社會的集體力量,激發帶動各國民間社會的反貪腐能量,共同推動國際反貪倡廉行動方案,戮力遏制各國貪腐行為,為打造更廉潔的地球而努力。彼得‧艾根更獲選為讀者文摘「2004年度歐洲風雲人物」。

鑒於台灣在這一波全球反貪腐運動中不能也不該缺席的理念,台灣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Chinese Taipei, TICT)於2002年9月28日成立,以推動台灣政府透明與社會廉潔為重要使命,並於2008年完成TI國家分會認證程序,簽署「正式會籍」文件,正式取得會籍資格,成為TI全球各國分會成員之一,亦為該組織在亞太地區最為活躍的分會成員。

本會以結合政府、企業、與民間社會力量,透過國際非營利組織的視野,藉由宣導、研究、結盟與監測的方式,營造台灣透明社會及廉潔文化,進而提升台灣民主品質與國家競爭力為宗旨;本會主要任務如下:

一、激起社會關注

藉由各種媒體之社會行銷方案與社會教育的深層轉化功能,持續激起社會對貪腐問題的關注,並進而形塑台灣本土的廉潔文化。

為激起國際社會對反貪腐運動的關注,國際透明組織在全球各地宣揚倡廉反貪的理念,舉例來說,「聯合國國際反貪日」(UN International Anti-Corruption Day)的訂定就是喚起國際社會正視貪腐問題及其嚴重後果的重要里程碑。過去幾年來,國際透明組織不斷地對聯合國進行遊說,希望能選定一天做為聯合國國際反貪日,這個願望在2004年終於得到聯合國的正面回應,將每年的12月9日這一天訂為「聯合國國際反貪日」。

除了上述聯合國國際反貪日的訂定外,對於世界各國投身反貪腐運動的健將給予肯定與鼓勵,亦是有效激起社會關注的具體作為;為了肯定這些個人與團體的勇氣和決心,國際透明組織特別設立了國際透明組織「廉潔正直獎」(TI Integrity Awards),於2000年9月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辦的年會中首度頒出,至今全球已有二十餘位反貪腐鬥士獲得此項殊榮。

二、建立反腐聯盟

建立國內、國際暨兩岸各種組織網絡,交換反貪腐運動之經驗,並尋求結合政府、企業、社會之力量,戮力推動各種反貪倡廉之作為。

TI在國際社會一直扮演著反貪課題的觸媒角色,將廉潔價值凝聚為國際間共同承諾,獲得廣泛地認同與採納。貪腐問題之嚴重,有時絕不是任何單一力量所足以抗衡與改變的,而為了能有效對抗貪腐的共犯結構,建立反腐聯盟便成為國際反貪運動中十分重要的一項策略。過去二十年國際透明組織已經在100多個國家成立了分會,在120多個國家展開運動,結合各國政府、企業、媒體與公民社會的力量,建立全球反腐聯盟,頗具成效。

三、開發反貪工具:

藉由研究各國與國內各組織反貪腐經驗,總結歸納出有效的反貪工具,並藉由學習散播效果,將反貪工具推廣至需要的單位。

國際透明組織發起人彼得‧艾根表示,現代參與反貪腐運動的非政府組織之主要宗旨,並非只在指出貪汙問題的嚴重性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能找尋解決貪腐問題的對策與工具。從全球反貪運動的角度觀之,國際透明組織過去二十年持續努力開發幾項重要的反貪工具包含:《全球貪汙報告》(Global Corruption Report)、《國際透明組織相關研究資料彙編》、「貪汙線上研究與資訊系統」、《反貪工具彙編》(Corruption Fighters’Tool Kit)、國際透明組織網站:www.transparency.org。

四、設定廉潔標準:

協助政府、企業與民間,建立各種廉潔標準及作業流程,包括個人與組織的廉潔標準,從推廣的角度提供社會各界參考依循。

欲建立廉潔社會,各行各業均應有其倫理規範與行為守則,以訂定標準,規範行為。例如OECD於1997年公布的「跨國企業行為規範準則」(Guidelines for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OECD於1998年公布的「公部門管理倫理原則」(Principles for Managing Ethics in the Public Service),英國於1996年公布的「國會議員行為守則」(The Code of Conduct for Members of Parliament)與「文官行為守則」(The Civil Service Code),聯合國於1996年公布的「政府官員行為守則」(Code of Conduct for Public Officials)等,是近年來世界各國政府或團體設定廉潔標準的案例。

除了彙整世界各國各行各業倫理規範與行為守則的案例,透過資訊擴散與政策學習的途徑來推動設定廉潔標準的工作外,國際透明組織過去幾年亦主動出擊,於特定領域著力建立廉潔標準。舉例而言,有鑑於貪汙所得往往必須經過銀行洗錢過程予以漂白,國際透明組織特邀集全球十一大銀行,研擬「反洗錢準則」(Anti Money-Laundering Guidelines),於2000年11月公布了「沃夫史博原則」(Wolfsberg Principles),確立了「認識顧客、查明身份」的行為準則,要求各銀行管理階層落實貫徹,以杜絕貪汙者以匿名方式透過銀行體系漂白其不當得利之行為。

五、監測貪腐活動:

藉由國際及國內經驗,從制度、過程、及結果等三方面,設立各種測量貪腐現況的指標,以協助政府、企業與民間暸解問題、督促改善。

測量貪腐情況的嚴重程度以及瞭解其在不同時空環境下的變化情形,是反貪腐運動的基礎工作。因此,國際透明組織根據各種貪腐調查結果,彙整建構以國家為評比對象的「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CPI),國際透明組織也根據民眾對未來貪腐情況的預期,於2003年7月開始公布全球貪腐趨勢指數(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 GCB)。這兩項指數的公布,是國際透明組織過去多年努力成果中,最受到全球各地政府機關、企業部門、公民社會與大眾傳媒所重視的監測貪腐衡量指標。茲將最近一次這兩項指數的公布情形及內涵簡介如下:

(一)清廉印象指數:

國際透明組織自1995年開始建構並公布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CPI),至今已有19年的歷史。CPI是針對世界各國公部門貪腐情況進行評比。該指數旨在探測人們對於各國公務人員與政治人物貪腐程度的實質感受,反映主觀印象評價,主要調查對象是外商人士、專家學者、民眾等人。

2012年以前CPI指數滿分是10分,分數愈高愈清廉。2012年開始改採全新的計分方式,統計和計算方法改用百分制,以0(0分代表被評價最貪腐)到100分評價(100分被評價最廉潔),更能精確反映各國得分的變化。

2014年度「清廉印象指數」於今年12月3號中午十二點在全球同步公佈。清廉印象指數是評比全球公部門廉潔程度最重要的指標,以0(0分代表被評價極度貪腐)到100分評價(100分被評價最廉潔)。在2014年度上榜的175個國家中,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國家得分低於50分(亞太地區有64%低於50分),其中丹麥以92分名列第一名,而北韓和索馬利亞則以8分墊底,表現最差。台灣今年在參與評比的175個國家中,與波蘭並列第35名,在七個涵蓋台灣之原始資料庫的計算下,得分為61分。在28個參與評比的亞太國家或地區當中,我國名列第七,名次在我國前面的分別為:紐西蘭(91分)第2名;新加坡(84分)第7名;澳洲(80分)第11名;日本(76分)第15名;香港(74分)第17名;不丹(65分)第30名。鄰近之韓國(55分)第43名,中國大陸(36分)從去年第80名,下跌至今年的100名,為名次退步幅度最大的國家。

(二)全球貪腐趨勢指數:

「全球貪腐趨勢指數」(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 GCB)是一項針對民眾所進行的調查,反映民眾對各部門/機關貪腐的看法,以及在接受政府提供服務時個人行賄的經歷。是國際透明組織委外執行的一項跨國性民意調查,也是該組織開發的測量貪腐工具之一;這項指數於2003年7月首度公布,2004年起將台灣納入評比。

2013年GCB調查是由國際透明組織委託國際蓋洛普(WIN/GIA),於去(2012)年9月至今(2013)3月間,在全球107個國家,訪問114,000位民眾的一項跨國性民意調查;主要的問卷題目包括:民眾對各國內整體及各部門貪腐程度的感受、對政府反貪工作效能的評估、受訪民眾或其家人在過去一年中是否有行賄的經驗,以及參與反貪腐的意願;調查結果已由TI於今(2013)年7月9日全球同步公布。

就調查結果分析顯示,在納入評比的12個各國主要部門貪腐程度調查(1分為最清廉,而5分為最貪腐)中,多數民眾認為「政黨」(3.8分)是貪腐情況最為嚴重的部門,其後依序為「警察」(3.7分)、「公務人員」與「國會」(3.6分)。台灣總體而言,在納入評比的12個部門中,貪腐的嚴重程度幾乎都高於全球平均。其中,民眾普遍認為「國會」與「政黨」(皆為4.1分)的貪腐問題最為嚴重,而「非政府組織」與「宗教」(3.1分)則是民眾眼中較為廉潔的機構。

(三)政府國防廉潔指數:

有鑑於全球各國軍購具有高度機密性與巨額性,貪汙弊端層出不窮,因此TI近年來大力推動各國國防與安全事務之廉潔與透明化,2013年1月更首度推出「政府國防廉潔指數」(Government Defence Anti-Corruption Index,GDAI)一項嶄新的跨國測量貪汙指數做為評鑑,該項指數是國際上第一個檢驗各國國防部門貪腐問題及軍購流程監督透明度等問題作出評比的指數,以77題問卷測評五個關於廉潔與否的關鍵領域(政治、財務、人員、軍事行動、採購),按各國表現,再進行貪腐風險(risk)分析,以貪汙風險取代實際貪腐程度而完成跨國評比,從A級(表示最清廉)到F級(清廉表現度最差),針對世界各國的國防部門進行貪腐漏洞的檢驗,亦成為TI的反貪腐工具之一。

2013年1月29日TI發布全球第一次GDAI國際記者會,公布全球82個國家「政府國防廉潔指數」,這次活動選擇台灣作為發佈地點,由本會負責籌劃各項事宜,評比結果台灣為低貪腐風險B級,與英、美等國並列為全球前10%的國防清廉國家,也代表著台灣國防清廉程度已獲得國際肯定。

本會一向關注國內社會廉潔透明課題,對於推動國內反貪活動不遺餘力,近年來積極與國際接軌,反貪行動績效受到肯定,尤其在研究調查領域成果獲得TI總部與各國分會的高度關注,在歷次國際會議中,本會並主動分享我國反貪調查與監控貪腐情況的經驗,亦持續參與各項全球反貪活動,連結全球政策網絡以強化結盟力量,向國際推展本會「政府廉政指標」(Government Integrity Index, GII)等相關研究成果,建立本會的地位與聲譽。

過去十年,台灣透明組織秉持「監督有權者、改變台灣心」的理念,把握「全球思維、在地行動」的原則與國際反貪腐組織結盟,再藉由台灣民間力量的實際支援,推動反貪腐的社會改造運動。我們深信,在社會賢達人士的加入與努力下,配合政府肅貪、查賄行動的決心,台灣透明組織必能帶領台灣之輿論重視貪腐、行賄之議題,並在此一國際運動中,提昇政府的廉潔透明度,達到高度廉潔國家,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達成台灣優質治理的最終目標。